白癜风协会常务理事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BM-30火箭炮“龙卷风”是继“喀秋莎”、“冰雹”后,俄罗斯研制的第三代火箭炮系统。虽然“喀秋莎”在二战时期声名远扬,“冰雹”也曾经受战争的洗礼,但是真正能让人望而生畏的其实还是BM-30“龙卷风”火箭炮。“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的各种优势非常明显。首先体现在射程、火力效率、对敌方有生力量和装甲设备的杀伤面积上,武器性能远远优于其前身和国外同类产品。“冰雹”射程20公里,覆盖面积4公顷,“飓风”射程35公里,覆盖面积29公顷,美国MLRS射程30公里,杀伤面积33公顷,而“龙卷风”12枚火箭弹一次齐射最大射程70公里,最小射程20公里,个别改型最大射程可达到公里,杀伤面积高达67公顷。当然,“龙卷风”不仅仅是杀伤面积大,其命中精度还超出一般,因为其不仅可以与搜索敌方战斗装备引导弹药瞄准目标的“动物园”火控雷达系统配套使用,还能与A-50远程预警指挥机保持密切联系,甚至能发射“远东洋茅”无人侦察机,在战场上空停留20分钟,向多管火箭炮连指挥计算所传输方圆10公里内的新目标坐标。这样,“龙卷风”的火力效率甚至超过了战术导弹。而且为提高命中精度,图拉“合金”国家科学生产企业的设计师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著名工程师加尼切夫、杰涅什金领导下,成功研制出了能根据既定仰角和方向角自动校正飞行轨迹的无控火箭弹。此后,与“冰雹”、“飓风”相比,“龙卷风”的火力精度和密度提高了1-2倍。除了能打,“龙卷风”火箭炮的另一“过人之处”是机动能力强。虽然全系统总重达44吨,但它的柴油发动机功率很大,高达马力,因此具有良好的越野行驶能力,最大行驶速度为6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达千米,可在~40~50摄氏度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在发射后可迅速转移,可有效避免受到敌方的攻击,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指挥舱内装有三防装置和通风设备。为了保证火箭炮的作战能力,每门炮配有1辆弹药车,装有专用装填起重机和12发火箭弹。能打能跑的“龙卷风”有如此大的本事,是因为其系统组成十分合理。“龙卷风”由9K58战车、9T-2运输装弹车、火箭弹和技术保障设备组成,教学训练设备、其他设备组成。战车班组3人,技术保障班组2人,装弹时间20分钟,从行进状态转入战斗准备状态仅需3分钟。战车占据发射位置、得到目标指示后,地形定位、火箭弹轨迹定位、发射仰角确认自动完成,齐射时间38秒,战斗班组紧急撤出发射阵地的时间为1分钟。可以说“龙卷风”火箭炮系统是“世界上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精度最高、性能最先进的火箭炮系统之一。所以,“龙卷风”不仅是俄军喜爱的装备,同样也受到其他国家的青睐。沙特、印度、科威特都装备该型火箭炮,据说中国也曾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了改型火箭炮,并以该型火箭炮为基础发展出中国大口径火箭炮。(小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pwzh.com/mbsrhqb/17898.html